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



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

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





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有人說

閱讀 是從有限的物質世界

到達無限的思想空間最快的方法

每本書都是開啟新世界的門窗

閱讀使我在新世界裡暢遊

一句句 一頁頁

各式各樣的角色人物

像我呼喚

帶領著我一起遨遊

直至最後一頁

在博客來看到

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

相信這本書大家都挺面熟的

沒錯這可是超級暢銷書呀

小編我最喜歡看書了

已經練就到了

一目十行的高深功力

而#GOODS_NAME#

真的是人人稱讚的一本好書

我反覆咀嚼其字字句句

便覺得韻味非常

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你們

跟我一起進入新世界

下面有連結和折價卷

也可以加入博客來的粉絲專頁

定期都有好書推播通知唷~~~



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不平靜的太平洋:大航海時代的權力競技場,牽動人類命運的海洋







圖解世界史—現代卷【彩圖解說版】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  • 《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》



    六大文明經典

    古國系列|中國.希臘.印度

    宗教系列|猶太教.佛教.天主教

    精選原典、專業註解

    遨遊人類心靈孕育的智慧天地

    探究源遠流長的文化核心

    《世界文明原典選讀》編有兩大系列,共六冊。「古國系列」:I中國文明經典、II希臘文明經典、III印度文明經典;「宗教系列」:IV猶太教文明經典、V佛教文明經典、VI天主教文明經典。

    全書由傅佩榮教授總策劃,所選六大文明皆起源於二千年之前,源遠流常,典籍豐富,研究繁多,影響遍及古今中外。各冊皆委請該領域學者專家主編,選擇適合的經典以白話文重新闡釋,各章前皆有明晰導讀,除介紹著作背景,更提點了閱讀該書時需具備的問題意識,令讀者在閱讀時能更貼近原典的思想核心。

    本書最大特色,即是使用我們習慣閱讀的白話文。傅佩榮教授認為: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,不在其文字載體,而在其智慧結晶。」使用白話文編撰,消弭了古今用語的隔閡、降低異國語言的門檻,而透過專家的導譯,讓我們可直接與中外聖賢哲人的心靈交流,徜徉其偉大的思想系統中,不僅能豐富個人精神世界,亦深入拓展了文化視野。

    《世界文明原典選讀:古國系列》第Ⅲ冊即「印度文明經典」,由何建興副研究員及吳承庭博士主編。印度做為文明古國,於宗教、哲學、文學、藝術、科學等領域均有豐富多元的成就,影響力除涵蓋印度次大陸數億人口,更擴及南洋各地,更與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關係緊密。欲了解印度文明這塊人類瑰寶,必然得從經典著手。

    印度文明的一個顯著特色,在於與宗教信仰的緊密連繫,是以本書內容很自然地與宗教密切相關。由於印度經典文獻繁多,猶如浩瀚滄海,兩位主編特別針對成書於西元紀元前的著作,選錄出較具權威性與代表性的印度教文獻,讓讀者可直接認識印度教的核心精神;同時也選有多數印度教徒奉為靈性修行與日常踐履之圭臬的文獻,使讀者知曉印度教徒的宗教實踐和日常生活規範。

    印度教文明經典主要分為天啓文獻(?ruti)和聖傳文獻(Sm?ti)兩類。天啓文獻是指所聽到的、非人類創造、永恆的吠陀聖典,包括《黎俱吠陀》、《娑摩吠陀》、《夜柔吠陀》和《阿闥婆吠陀》等四部吠陀本集,以及隸屬這些本集的《梵書》、《森林書》與《奧義書》。聖傳文獻則是指所記憶的文獻,為後世人們研究吠陀聖典、為其啟發而書寫成的典籍,數量眾多,其中較為華人世界所知者有《摩訶婆羅多》與《羅摩衍那》兩大史詩、《摩奴法典》、《往世書》以及印度教各哲學學派的經論。本書除了宗教教義之外,亦涵蓋哲學思想、史詩文學、倫理規範、社會制度等層面,以期幫助讀者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不同面向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

      何建興

      印度德里大學哲學博士,曾任教於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,現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。專長領域為佛教哲學與印度哲學,迄今於國內外學術期刊與專書論文集發表約二十篇中英文論文。

      吳承庭

      印度巴拿勒斯大學(Banaras Hindu University)印度哲學與宗教博士,2005-2010年為巴拿勒斯大學兼任教師,現任教於杭州佛學院。

      總策劃

      傅佩榮

     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,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,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、主任兼研究所所長,現任逢其原書院院長。著有《哲學與人生》、《柏拉圖》、《儒道天論發微》、《儒家哲學新論》、《孔門十弟子》、《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》、《文化的視野》、《西方哲學心靈.全三卷》、《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》、《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.全三卷》等近百種,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易經》、《大學.中庸》,譯有《四大聖哲》、《創造的勇氣》、《人的宗教向度》等書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• 《印度文明經典》

      總序╱傅佩榮

      世界三大古文明起源圖

      導言╱何建興、吳承庭

      1 吠陀經

      梨俱吠陀本集

      夜柔吠陀本集

      阿闥婆吠陀本集

      2梵書

      3 奧義書

      大林間奧義書

      歌者奧義書

      泰帝利耶奧義書

      自在奧義書

      由誰奧義書

      伽陀奧義書

      4 摩訶婆羅多

      5 薄伽梵歌

      6 羅摩衍那

      羅摩衍那.阿逾陀篇

      7 摩奴法典

      8 瑜伽經

      內容簡介



















    總序/傅佩榮

    本書所謂「世界文明」,是指起源甚早、影響至今的六大文明:中國、希臘、印度、猶太教、佛教與天主教。這六大文明的起源,皆在二千年之前,源遠流長而有豐富的經典,其影響則遍及今日世界大多數人。正確認識這些文明的核心觀念,是我們現代人共同的心願。

    在中文用語上,「文明」與「文化」可以相通,皆指人類運用智慧以因應自然、安頓自己的成果。對照西方語系,可知「文化」一詞源於「耕種」,「文明」一詞出自「市民」,同樣與因應自然與安頓自己有關。《易經?賁卦?彖傳》說得恰到好處:「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觀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」天文為自然界的規律,今日科學已可把握其大要;人文為人類的行止,但「化成天下」一語仍遙遙無期。學習及了解六大文明,是當前無法迴避的道路。

    現在簡單說明選擇這六大文明的理由。首先,中國是文明古國,在人類歷史上,無論就器物、制度、理念的任何方面看來,皆有領先之處與傑出成績。更何況其人口在今日仍居世界最多,身為中國人,怎能不率先閱讀自己的經典?其次,希臘文明直接影響了歐洲與北美,而歐美不僅是現代化的領先國家,同時也主導了世人對全球事務的關注焦點。不認識希臘的文學與哲學,將難以欣賞西方文明的後續發展。然後,印度也是文明古國,其傳統所塑造的神明觀、社會觀與人生觀,至今對廣土眾民仍有深刻的引導作用。印度本身有其繁複多樣、色彩繽紛的宗教,又能孕生佛教成為普世宗教之一,我們自然不宜錯過其經典。

    接著上場的是三大宗教。宗教是文明的具體成就之一,而宗教本身也可以形成體大思精的文明。首先,猶太教是猶太人的民族宗教,何以值得了解?原因有二。一是以其為源頭,才有所謂的「三大」一神教,即是猶太教、基督宗教(依序包括天主教、東正教與基督教),以及伊斯蘭教。二是出身猶太教背景而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極多,如耶穌(基督宗教的奠基者)、馬克思(共產主義的創始人)、愛因斯坦(現代物理學的標竿人物)等。在此補充一句,就是本書所論未及於伊斯蘭教,主要因為其年代太晚,在西元後第七世紀才登上歷史舞台。

    其次,佛教文明出於印度,但成為最早的普世宗教之一。佛教傳入中國之後,由朝廷支持而有長期及大規模的譯經事業,使許多佛經以優美典雅的文體出現,得以廣為傳頌而深入人心,進而與中國本土文化進行有機的融合,發展出大乘佛教。此時回溯其源頭,明白其原本教義,或許可以相互參照、啟迪新解。

    最後,值得學習的是天主教文明。所謂基督宗教,是指相信「耶穌是救世主基督」的信徒所組成的團體。其出現時代較晚,約在西元前後一百年間。耶穌的門徒所組成的是天主教。天主教在十一世紀分裂出東正教,到一五一七年宗教改革時期,又分裂出基督教(也稱新教,但其原名是抗議教,所針對者即為天主教)。這一教三系所信的是同一位耶穌、同一本聖經與同一位上帝。因此,認識天主教文明,所知者可以大體涵蓋這一教三系的原本教義,以及大約二十五億基督徒的想法。好學之人怎能錯過此一機緣?

    本書共有六卷,分別介紹上述六大文明。各卷主編具備相關的學術專長,可以自負其責,選擇合適的經典,並為各卷作序。在所選經典之前,皆有扼要說明,便於讀者理解。本書最大特色,是全部使用我們所習慣閱讀的白話文。經典之所以為經典,不在其文字載體,而在其智慧結晶。文字不應構成障礙,我們的時間也無比珍貴,所以就請藉由淺顯易懂的白話文,徜徉遨遊於人類心靈在初期階段所孕育的智慧天地中。我們相信,愈能深入理解過去,也愈能站穩現在的腳步,並以堅定信心走向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。

    導言何建興、吳承庭

    印度文明發源於南亞印度河流域,隨後擴展至南亞各地,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,於宗教、哲學、文學、藝術、科學等領域有著豐富多元的成就。由古至今,印度文化的影響力遠超出印度次大陸,已可說是人類文明不可忽視、不容或缺的瑰寶。印度文明的一個顯著特色,在於這文明與宗教信仰的緊密連繫。在印度社會,宗教情感和文化、思想、習俗以及日常生活交織在一起,虔誠的印度人依宗教儀軌作息、行事,時時如對神明。古代印度產生了印度教(Hinduism)與佛教這兩個重要的世界宗教,也蘊育出頗具有特色的耆那教(Jainism)。因此,印度古代文明經典的介紹,很自然地與宗教密切相關。由於本文明經典叢書另外有專冊介紹佛教文明,本書選譯的經典僅以印度教為限。不過,本書內容除了宗教教義之外,也涵蓋哲學思想、史詩文學、倫理規範、社會制度等層面,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不同面向。

    一、印度教及其特質

    現今印度教的信徒約有十億人之多,人數僅次於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。印度教徒絕大多數居住於南亞與東南亞各國,但也隨著移民遷徙而散佈於世界各地。和發源於西亞的一神論宗教信仰不同,印度教相信多種神祇的存在,有為數眾多的聖典,更涵蓋包括婆羅門教、濕婆教(Shaivism)、毘師孥教(Vaishnavism)以及性力教(Shaktism)等教派。印度教包含不同的種族、文化、種姓制度和語言等,其複雜性遠超過一般對於「宗教」的定義。因此,有學者建議將印度教稱作是「印度教文明」。「文明」含括多種語言、文化和宗教信仰體系,而印度教即是一個多元複雜的文明體系。

    印度教不僅是宗教信仰,更是源於印度次大陸,以遵循自然法則、探尋真理、尋求離苦得樂為人生目標的一種生活方式。從印度教最古老的文獻《黎俱吠陀》可見,古代印度的先民們有如自然之子般熱愛自然、敬拜自然。他們觀察自然界的日、月、山、河、風、火等自然物時,見到它們具有超越人類的强大力量,並把這些力量看作是神明。此外,他們也意識到宇宙間存在有更高的自然法則(?ta),約束和調節著宇宙內種種的自然律動與生命循環,使得太陽規律地繞行天空、月亮周期性地圓缺變化。這個法則也約束著人們的生老病死,以及人們的種種善惡因果行為。吠陀時代的印度教徒進一步認定這法則應有其持有者,因而產生至上存在體「梵」(Brahman)的觀念,主張梵是世界的創造者、維持者與毀滅者,是靈魂的來處以及死後的歸宿。

    後代的印度教徒尋求從各種角度分析《吠陀》的贊詞與箴言,發展出語言學、天文學、儀軌、哲學、倫理學、表演藝術等等學科。此外,印度教與南亞各地的風土民俗結合,同佛教、耆那教與土著宗教的互動等等,使得這宗教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,開展出前述豐富多樣的面貌。值得一提的是,西元紀元前後的幾個世紀裡,印度教逐漸發展為包容多神信仰的一神論宗教,以分別崇拜濕婆神與毗師孥神為至上神--也等同於梵--的濕婆教與毘師孥教為兩大主流,另外有崇拜特定女神的性力教。印度教萬神殿裡的眾多神祇仍為信徒所認許,或者被視為是至上神的下屬,或者是其不同面向的顯現。

    印度教於多樣風貌中維持著統一性,於無窮變化中展示著不變性。基本上,印度教傳統認為,印度教徒應該遵守自然法則與種姓規範,和諧地與他人、社會、自然相處,進而與精神層次最高的梵或至上神連結,以此脫離世間苦厄,獲得至樂的解脫境地。

    二、印度教文明經典及其選編

    印度教文明經典主要分為天啓文獻(?ruti)和聖傳文獻(Sm?ti)兩類。天啓文獻是指所聽到的、非人類創造、永恒的吠陀聖典。傳統印度教認為,這些聖典記錄著修行聖者於沉思中所獲得的真理,或者說,諸神透過沉思中的修行聖者把真理傳達給世人。天啟文獻包括《黎俱吠陀》、《娑摩吠陀》、《夜柔吠陀》和《阿闥婆吠陀》等四部吠陀本集,以及隸屬這些本集的《梵書》、《森林書》與《奧義書》。聖傳文獻依字面義是指所記憶的文獻,被視為是後世人們研究吠陀聖典、為其啟發而書寫成的典籍。這類文獻涵蓋許多學科,用古典梵語或地方語言寫成,數量眾多;其中較為華人世界所知的,應當是《摩訶婆羅多》與《羅摩衍那》兩大史詩、《摩奴法典》、《往世書》以及印度教各哲學學派的經論。

    天啟與聖傳兩類文獻數量龐大,如浩瀚滄海般,本書僅能選譯其中的鳳毛麟角。配合本經典叢書的取向,我們選取印度教傳統或現代國際學界,認為結集或撰述於西元紀元前的著作,進行完整或局部的編譯工作。此外,編譯者的選擇標準另有二點。其一,我們挑選比較具有權威性與代表性的印度教文獻,以讓讀者可以直接認識印度教的核心精神。其二,我們選取多數印度教徒奉為靈性修行與日常踐履之圭臬的文獻,使讀者知曉印度教徒的宗教實踐和日常生活規範。

    本書總計有八章。基於天啓文獻的權威性,本書前三章選譯《黎俱吠陀》、《夜柔吠陀》與《阿闥婆吠陀》三部吠陀本集以及《梵書》和《奧義書》的部分內容。第一章「吠陀經本集」節譯了吠陀本集中關於因陀羅、密多羅等諸神、日神蘇利耶、生主、原人、梵我等的贊詞,讀者可以從這些贊詞中了解印度神話和「梵」概念的來源。第二章「梵書」選譯了《百道梵書》有關火祭的創世神話,以及新月祭的摩奴和伊陀的兩則故事。第三章「奧義書」包括《大林間奧義書》、《歌者奧義書》、《泰帝利耶奧義書》、《自在奧義書》、《由誰奧義書》和《伽陀奧義書》的譯文,從中可以見到古代印度聖者和修道者如何探究梵的本質以


















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平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15*23
    頁數:368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• 作者:何建興、吳承庭 主編

    追蹤











  • 出版社:立緒

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功能說明





  • 出版日:2017/6/30


  • 水晶





  • ISBN:9789863600855




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Ⅲ:印度文明經典





arrow
arrow

    dayd7s3i8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